「玫瑰花地瓜饅頭」實驗記錄


一、前言


  小妞們的早餐一直是茜很頭痛的問題,一個愛吃麥片另一個說沒味道,一個愛吃麵包另一個說很乾,一個愛吃三明治一個愛吃飯糰,一個說八寶粥好一個說太甜總之兩位小妞的興趣喜好通通不一樣,早餐得要常常換。


  這學期甜心周三下午沒課會在家混,想了想不如叫做點事好了,看起來饅頭應該是不錯的選擇。


  又因為甜心很常玩黏土,做普通的饅頭好像太小看她了,所以茜上網找了玫瑰花饅頭的做法讓他試看看。


 


二、設備與方法


2.1 設備


  電子秤、麵包機、擀麵板、擀麵棍、炒菜鍋。


2.2 材料


中筋麵粉280g、蒸好的地瓜切丁180g、蜂蜜40mL、酵母粉6g、水80mL、手粉適量


2.3 步驟



  1.  把材料通通丟進麵包機裡(先液體後固體、最後加酵母粉),選擇攪拌的模式。

  2. 因為蒸好的地瓜也會有水分,所以攪拌時要觀察,麵團如果太軟要再加一些粉進去。

  3. 取一半的麵團,麵團分割成四份,然後再將每一份分割成五小塊,把每一小塊搓成小球後再壓扁成圓餅。麵團大小我們沒有秤量而是用估計得,壓扁後大概是10cm的圓。(網路上看到有人是將麵團桿平後用模型取圓型,但我們沒有那麼功夫,反正玫瑰花瓣也都不一樣大,比較自然)

  4. 將五片圓餅重疊後對切,從最下面那一片開始分別捲起,收口稍微壓一下以免散開。每五片圓餅可以做成兩朵花。



    剛捲好的樣子

  5. 放在常溫下一小時,等花朵比原本胖大約兩倍就可以拿去蒸了。
    常溫放一個小時後的樣子

  6. 在炒菜鍋裡蒸10分鐘就完成了。

  7. 另外半邊則是做成傳統的饅頭:把麵團桿成長方形,把多蒸的地瓜切丁撲滿,捲成長棍後切成8段,常溫下放一小時後蒸10分鐘就完成了。


  


 


三、結果與討論


  小甜心的手果然巧,玫瑰花一次就成功了,而且還站得很好。不過我們在分麵團的時候大小不太一樣,所以花朵的大小也差很多,大的有大人的拳頭那麼大,小的大概是小孩拳頭大。


  玫瑰花因為實在長得很美,所以蒸好之後就一直有人偷吃,所以等不到隔天就剩下四朵花了。沒想到我減糖來做還能受到螞蟻小跳的好評,看起來地瓜是夠甜的。


  中間那朵花因為麵團比較大、桿的比較厚,所以花比較胖,沒想到蒸出來特別飽滿;但是麵團桿薄一點也很有重瓣的風格,都很好看。


  最小顆饅頭的大小



  傳統長相的饅頭其實比較多地瓜,也很好吃,而且做起來很快,只是小孩都是外貌協會的,看起來以後還是得要厚工一點。


比較醜可是還是很好吃



四、結論與建議



  1. 下回可以是看看將地瓜蒸好弄成泥,然後鋪在玫瑰花瓣上,這樣就能把所有的麵團都拿來作花了。

  2. 也可以試看看芋頭、南瓜、火龍果,不同顏色的花應該很美。
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