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碗粿」實驗紀錄


 


一、前言


  會適著做碗粿沒有什麼原因,純粹只是怕再來米粉快過期了。上網搜尋一下發現大家做碗粿都很「頂真」,還要拿白米飯來打什麼的才會軟嫩。看來看去實在沒有適合懶人的做法,只好依照在來米粉包裝上的做法依樣劃葫蘆。


 


二、設備與方法


2.1 設備


蒸籠:家裡沒有,只能用電鍋慢慢蒸。


量杯:電鍋量杯代替。


 


2.2 材料


在來米粉600g


冷水5


沸水8


碗粿內配料適量


 


  由於冰箱冷藏的部份常駐的只有啤酒,著手開始做碗粿後才發現配料的部份相當傷腦筋。這時只好發揮創意,先用醬油炒了一堆543的東西。總計放了豬後腿肉、馬鈴薯(是的你沒看錯,還先用醬油煮熟了)、香菇、蝦米、肉燥。本來想放蛋,但是家裡剛好沒蛋了


 


2.3 步驟


1. 將在來米粉用冷水拌勻,加入配料。


2. 將上述混合物徐徐加入8杯沸水中攪拌均勻成泥狀。


3. 到入碗內約9分滿,外鍋兩杯水蒸熟。


 


三、結果與討論


  由於第一次做碗粿,調了一大鍋的米漿後,發現家中沒有碗可以裝,電鍋一次也只蒸得下5碗,實在是相當的尷尬!


  由於這次製作的配料的味道比較淡,故需要口味重一點的醬汁。此部份是以醬油、糖、蕃薯粉、水來製作。


  剛蒸好的碗粿QQ的滿好吃的,雖然配料都沉到底下,外表看起來很弱,但甜心很捧場的連吃兩天,相當地難得,也顯示碗粿是生手也可以昨得滿好吃的一個簡單的點心。


 


 




 


四、結論與建議


  這次調的米漿總計蒸了17碗碗粿。這個碗粿的份量是甜心吃一碗會飽,我需要兩碗,小跳需要三碗。各位在製作時可以抓一下份量,不要一次做個十幾碗看起來挺可怕的!


 


  
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