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前言
因為茜從日本帶回了一蘭的拉麵,為了讓自己煮的拉麵更豐盛,決定試著做黃金蛋+叉燒(這個下次寫)。
二、材料與方法
2.1 材料
(1) 水240cc、醬油60cc、米酒2T、糖2T
(2) 醋1T、鹽1T
(3) 蛋6顆(小型蛋)
2.2 步驟
【醬汁】
(1)料的醬汁煮滾、撈出蔥段後放涼。
【半熟蛋】
1. 清水適量,加入(2)料煮滾
2.水滾加入一大杯涼水後輕輕放入蛋。(此步驟為常溫蛋適用,如果是冷藏的蛋要先回溫,或是從涼水就一起加熱)
3.水再次滾後轉小火計時5分鐘,關火後悶1分鐘。
4.把蛋撈出來放到水龍頭下沖水降溫,而後放入冷凍庫降溫1小時。
5.把蛋剝殼後浸入放涼的醬汁中冷藏一天即可食用。
三、結果與討論
1. 第一次做黃金蛋的時候,為了怕蛋黃太熟不好吃,所以水滾後只有「轉小火計時5分鐘」後就把蛋撈出來,省略了「關火悶1分鐘」這個步驟,做出來的黃金蛋蛋白是熟的,而蛋黃呈現半流動的狀態。這樣的蛋放在拉麵上其實是很ok的,因為湯也是熱的,蛋黃流到湯裡成為高湯的一部份;但如果要直接吃蛋則蛋黃會滴出來,比較不方便。
2. 第二次做黃金蛋的時候,採用「轉小火計時5分鐘後再關火悶1分鐘」,這樣做出來的蛋黃仍然是半熟,但是不會流動,呈現漂亮的金黃色。這樣的蛋放在麵上面或是直接吃都很方便。
3. 網路上的食譜多是將蛋泡到冰水中降溫,不過因為家中沒有常備冰塊,故採用水龍頭降溫+冷凍庫降溫的方式來進行,一樣能成功,且方便許多。
4. 網路上醬汁的食譜都會加入味醂,在這次實驗中用以糖代替。此外醬汁應該可以加柴魚一起煮,我直接用鰹魚醬油所以沒有加。
四、結論與建議
1. 這次實驗了「轉小火計時5分鐘」以及「轉小火計時5分鐘後再關火悶1分鐘」兩種煮蛋的方式,無論是哪一種煮蛋方式蛋白都會熟,前者蛋黃仍會緩慢地流動,後者為半熟但不會流動的狀態。
2. 蛋剝殼後浸入醬汁可多浸幾天,黃金蛋的顏色會更漂亮。
3.上述實驗為小型蛋,若是大型蛋則小火煮的時間應該要再延長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