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裡原本有兩隻熱水瓶,一隻是象印的,在百貨公司買的;另一隻是Panasonic的,是多年前買冷氣時送的。
早期因為要泡牛奶,兩隻熱水瓶同時使用,一隻設定在60度,另一隻設定在98度。可能因為高雄的水質實在太硬了,雖然我們家的水經過兩次過濾(東麗+Brita)、煮開後才倒進熱水瓶,但久了底部還是會有水垢,定期用檸檬酸洗淨也洗不乾淨,喝起來味道不太好。先是象印那隻熱水瓶的水量指示被水垢卡住,常常水喝完了才發現,感覺不太方便,於是把象印的淘汰,順便把淨水器也換成了3M的。結果前幾天Panasonic的也出狀況,用了兩次檸檬酸洗淨也搞不定,想想,現在家中只有茜一個人喝熱水,乾脆不要熱水瓶了,改用有保溫效果的快煮壺吧?!
家裡原本有一隻T-fal快煮壺,是當年帶楊川住日本時買的,容量0.8L。這隻快煮壺很輕很好用,只不過它的壺身是塑膠的,用久的感覺有一點毛毛的。另外它沒有保溫效果,雖然0.8L對茜來說其實一下就喝完了,家裡其實也有一隻保溫瓶,但如果快煮壺能有保溫效果、有個不銹鋼或是Teflon的內膽,感覺會比塑膠好一點,於是趁這回去日本,我們到Yodobashi Camera買了一隻快煮壺回來。
這次買的是Tiger的快煮壺,容量0.8L。這隻快煮壺比較重一些,內膽有像電鍋一樣的塗層,蓋子跟熱水瓶的構造類似,比較能夠保溫。原本我實在很不喜歡Tiger的產品,因為之前使用它的保溫杯,覺得保溫效果比象印或是膳魔師的差,但店裡有內膽的快煮壺就只有這隻了,想了想還是買了吧。
於是現在早上起床先裝水,準備小孩的早餐後水也煮開了,馬上可以泡咖啡,感覺挺好的。
今天很無聊,想想兩隻都說自己煮沸的速度很快,既然兩隻都是0.8L,那我就兩隻同時按下去加熱,看到底誰會先煮沸跳起來?
結果……變電箱先先跳起來了… (大笑)
重開一次後,Tiger這隻先煮開了,兩隻大概差十多秒鐘吧!後來看了一下,其實Tiger是1300w,T-fal是1250w,Tiger會先煮開也是正常的,如果我先看了規格,應該不會做這個搞笑了實驗了吧?
以上是搞笑的實驗記錄。
家中快煮壺規格比較
品牌 | 容量 | 重量 | 功率 | 電源線長 |
T-fal | 0.8L | 535g | 1250W | 1.3m |
Tiger | 0.8L | 850g | 1300W | 1.3m |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