蔥花捲實驗記錄

 
一、前言


  婆婆出國前給了茜一大把蔥,細細長長、顏色淺綠,模樣跟菜市場買菜時贈送的蔥不太一樣。以前茜收集了市場免費蔥後會拿來做蔥油餅,這回想做點不一樣的,便上網找了蔥花捲的食譜來實驗看看。


  蔥花捲的食譜很多,捲的方式也有很多種,這次實驗了三種方法,以後就知道要用哪一種比較漂亮了。 


二、材料與方法


2.1 材料


[麵團]


  水340ml、糖30g、鹽1/4 t、油1 T、中筋麵粉600g、速發酵母6g


[蔥花內餡]


  蔥花61g、鹽1/4t、油1T 


2.2 步驟


1. 把[麵團]的食材拌勻,揉成光滑的麵團,醒10分鐘。


2. 把麵團桿開成長方型麵片。


3. 把[蔥花內餡]拌勻後,取一半均勻鋪在長方型中間1/3處。


4. 把下方1/3的麵片向上折蓋住蔥花內餡。


5. 在下方1/3處鋪上另外一半的蔥花內餡,然後把上方的麵片向下折。


6. 把長方形麵糰切成12份。


7. 捲麵糰


7-1 筷子捲法(參考這裡)


  用筷子壓兩條痕>翻面筷子放中央、兩端對折>用筷子把麵糰拉長,捲半圈後兩端收合。



7-2 饅頭捲法


  把麵團稍微桿平>從一側開始捲成筒狀即可



7-3 卡利卡利捲法(參考這裡


  把麵團拉長,兩隻手向不同方向捲>麵糰收合朝下放



8. 發酵30分鐘後大火蒸12分鐘,熄火後鍋蓋開小縫,等3分鐘後即可取出。


蔥花捲.png - 實驗記錄 


三、結果與討論


1. 茜覺得筷子捲法有點困難,除了蔥一直掉出來之外,捲出來的成品不甚美觀。


2. 饅頭捲法最簡單,蔥也不太會掉,但成品看起來不像蔥花捲。


3. 這個捲法沒有名字,但茜一邊捲一邊想到卡利卡利,就自己取了名字。這個方法很容易把麵糰捲成花,蔥雖然會掉,但再塞到縫隙上就好,是成功率很高的一種製作方式。


 


四、結論與建議


1. 網路上不知哪一篇有放泡打粉,據說麵糰會更蓬鬆,這次其實有加了2g。而且還好有加,因為當時一團亂,根本就忘記要發酵30分鐘,所以蔥花捲看起來不太胖。


2. 用豬油來製作應該會更香。


3. 網路上還有很多種捲法,大紀元的〈蔥花捲三款〉中的螺旋造型感覺很美,有機會或許可以做看看。


4. 這回茜做了12顆蔥花捲,原本以為小孩會不愛(他們愛吃甜食、而且不愛蔥),沒想到晚餐後剩下4顆可以當早餐,看來鹹點小孩也是可以接受的!
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