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於我們家楊川一直還沒有長到她阿母的身高,從國小開始我們就很認真地找方法要讓她長高。去年特別跑去台南看中醫,吃了兩帖藥之後1公分也沒有長,有一點悶,後來聽說台北板橋有一帖「清明節長高藥」,吃過的都說效果不錯,缺點是得要自己買雞燉,感覺很麻煩,所以一直遲疑到底要不要讓楊川吃呢?前幾天子庭媽說要購買,楊先生說,就吃吧,也沒多久可以吃了,於是茜也就跟風團購了。
今天早上拿到藥材,發現這藥三帖只吃四天半,要連續服用,且得要在4/30以前要服用完畢,於是茜已開始認真研究燉藥方法…然後發現這藥真的是很麻煩我,因為家裡連合用的鍋具都沒有啊~
於是今天菜市場買公雞、全聯買紅標米酒(22度的)、本館路買陶鍋+不銹鋼鍋+鐵架,感覺一整天衝來衝去,好像花木蘭要從軍…然後終於買齊所有東西,終於可以開始燉煮了。
首先在陶鍋內放入藥材(不可以洗)
然後在藥材上面放上公雞,公雞要去掉頭頸以上、兩隻小翅、兩隻腳。
而後放入1000cc的清水,以及600cc的紅標米酒(22度)à不要買成料理米酒,不一樣喔!
陶鍋部分,茜買的是#7的陶鍋,這個鍋大小剛好,把藥材、雞肉、水、酒通通放進去之後剛好一鍋。(第一次放的時候沒經驗,最上面的雞翅其實沒有泡進去)
公雞的部分,中藥行說用放山雞或是土雞都可以,用烏骨雞也可以,重點是要公雞、3斤就可以了不用太大隻。這部分茜是去菜市場買放山雞。去菜市場買雞肉真的很恐怖,我覺得雞一直再看我 ><
買過一隻後決定用預定的,但這部分有一個失誤,因為預定的雞不能挑雞,是老闆幫選然後直接處理好,結果…第一隻我挑差不多3斤的,570元,訂的兩隻一隻比一隻大,陶鍋差一點就裝不下…幸好到第二隻雞的時候茜已經掌握到把雞塞進去的方法:先放腿、再放翅,最後放身體,因為腿跟翅都比較厚,很難調整位置,先放之後會比較好塞。
然後在不銹鋼鍋內放上架子,把陶鍋放入,外鍋加水到陶鍋高度一半開始燉煮,水滾之後轉小火,要燉煮3小時。
3小時候內鍋的雞湯大概有600cc,早晚各喝一次,一次喝200cc,連續喝三帖。一帖喝1.5天,所以一年只要喝4.5天,然後要連喝三年。
值得注意的是,喝的時候要避開午時(上午11:00~下午1:00),感冒跟生理期的時候也不能喝。那如果喝了一天生理期突然來了呢?那就暫停,等到生理期結束繼續喝,這樣也算是「連續」。
楊川本人說,非常難喝,所以茜幫她買了仙楂,要她當成苦茶喝下去。人生就是這樣,吃得苦中苦,方為人上人,要長成大樹一樣,四天半還是要忍耐!
以下是費用,今年總共花了5,607元,但如果可以長高個5公分,其實也不貴啦…
中藥三帖:700*3=2,100元
公雞:買放山雞,3斤多,570、634、667元=1,871元(後面兩隻用訂的,有點大)
紅標米酒6瓶:240元
陶鍋#7:500元
304不鏽鋼鍋28cm:855元
內鍋鐵架:41元
留言
張貼留言